你可能刷到过这样的帖子:“内地硕士生在香港读书,兼职选了麦当劳。”许多网友一看,就炸了锅:“研究生干这个?”“学历贬值实录?”“港漂太惨了吧!”
但当你往下看,才会发现你真的太低估港漂的生存智慧了。
这位同学叫 Yuki,在香港读理学硕士。
课程结束后她进入“搵工空窗期”,不想干等、不想焦虑,于是和室友一起去了楼下的麦当劳应聘,时薪大约65港币。一干就是两个月,后面找到正职后,她也依然选择周末继续兼职。
她的感受用一句话总结就是:靠双手赚钱,真的一点也不丢人。
Yuki在帖子里晒出麦当劳兼职的“七大优点”,每一条都扎实地写着两个字:现实。
1. 出粮准时,从不拖欠,稳定是王道;2. 每班满4小时就送免费套餐,吃饭都省了;3. 工作内容重复但不难,挤雪糕、倒饮料还能解压;4. 节奏快但不累,一天上班时间嗖地就过去;5. 跟同事聊天八卦,体验“香港人情冷暖”;6. 不会粤语也OK,安排岗位时会照顾语言能力;7. 最关键的一点——自给自足,心安理得。
实际上,Yuki不是个例。小红书一刷,你会发现:越来越多港漂学生选择了“反向择业”:不追求光鲜,追求现金流;不等机会,选择动手干活。
过去,总觉得快餐店、外卖、便利店是“逼不得已”;但现实是,现在这类工作正在变成港漂学生性价比最高的求生方式。
你以为“兼职不体面”,但数据显示——体面不一定赚钱,打工却挺稳。
根据招聘网站统计,麦当劳、KFC、便利店一类的时薪普遍在60~80港币之间。
以70元来计的话,如果每天兼职4-5小时,月入甚至可以过万,基本可以把住宿费全赚回来,生活费也补上大半。
当然,麦当劳不是唯一选择。也有选择成为Keeta骑手的——一个越来越多港漂学生加入的新兴外卖平台。
Keeta 的优点更“自由职业”:
时间弹性,想跑就跑,不用打卡;按单计酬,送得多赚得多,高峰时段一小时能入账百元以上;不看学历、不要求经验,只要你身体行得正、导航跟得上,就能挣钱。
说实话,Keeta可不比快餐店轻松。风吹日晒还要抢单,但对于看中弹性工作的同学来说,仍然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兼职渠道。
与此同时,这也引出了另一个关键话题:语言。
不少港漂刚来香港时,粤语不太流利,面试、工作交流容易吃亏。Yuki提到她在麦当劳不讲粤语也没问题,但如果你想尝试便利店、药妆、零售或本地服务类兼职,那基本的粤语真的很重要。
所以也有同学干脆选择“边打工边练口语”,把兼职当成沉浸式语言班。一天听几十次“埋单、唔该”,不想进步都难。
当然,内地生在港就读期间可以兼职,离不开港府的大力支持。
2023年底,香港政府开始放宽限制,允许非本地硕士生合法做兼职;到2024年底,本科生也被纳入。只要你持有“不反对通知书(NOL)”,在读期间就能自由兼职,不限时数、不限地点、不限岗位。
根据港府数据,截至2025年5月,已有超过1.7万人获批NOL,其中硕士生占了95%以上。
有NOL,兼职自由度超高,平台类、零售类、教育类、线上类全都可以试试水。
甚至还有同学靠拍短视频、做图、剪辑、开线上小课,把业余时间变现到极致。
你可以做翻译、做文案、做线上助教,也可以做freelancer,接设计、配音、内容创作项目。只要你会一技之长,香港就是一个愿意为技能付费的地方。
所以,别再笑港漂做兼职了。这年头,搞钱才是硬道理,愿意动手的人,最体面。
比起焦虑地坐在图书馆刷兼职,不如先去跑单 Keeta;比起纠结“读了硕士还得端汉堡”,不如去练练粤语。
股票加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