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的年轮里,藏着无数人默默守护家国的身影。共庆祖国华诞,青羊区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推出“为国”系列主题报道,聚焦为国戍边、为国守仓、为国护家、为国争光、为国传承、为国守艺六个维度,用细腻笔触打捞那些沉静却有力量的故事,致敬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。
他们,是深耕实验室的科研人,为“大国粮仓”筑牢智慧安全屏障;是面对烈焰逆行而上的守护者,用果敢与担当护佑万家平安;是与古纸残卷为伴的修复师,在指尖流转间唤醒沉睡千年的文明记忆……不同的职业,同样的赤诚;不同的岗位,同样的坚守。他们以平凡之躯扛起责任,汇聚成守护万家灯火、托起家国大爱的磅礴力量,在时代的画卷上写下动人的“家国答卷”。
谭永是青羊区消防救援大队江汉路消防救援站的一级消防士,常年与烈焰抗争、与风雨为伴,高强度的户外作业训练,为消防蓝叠加了另一层肤色——皮肤黝黑。或许是职业的勇敢属性,1989年出生的谭永,眉宇间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沉稳与坚毅。
2009年12月,怀揣着对《士兵突击》里那份热血与忠诚的向往,20岁的谭永毅然从云南楚雄老家来到成都,穿上了这身象征着责任与使命的“火焰蓝”。从此,水枪、消防服和呼啸的警铃,构成了他青春的主旋律。
十六载春秋,他始终战斗在消防一线。参加过青海玉树抗震救灾,到蒲江抗洪救援与洪水搏斗,冲进浓烟密布的酒店疏散被困群众,一天内为群众摘除15个扰人的马蜂窝……大大小小的救援任务,不计其数,被他从危险中解救出来的群众更是不知几多。16年冲在消防一线,无论是举国欢庆的国庆长假,还是与家人团圆的春节,他都默默值守在岗,将对家人的思念深埋于心间,用坚守与行动,诠释着一名消防员救援战士“舍己为人、无私奉献”的担当和“不畏艰险、向火而行”的勇气。
作为一名消防战士,无论是体能还是消防技能,都必须时刻保持超强的战斗力。一年365天,寒来暑往,谭永和战友们每天雷打不动坚持出操训练4小时。三伏天,烈日当空,在江汉路消防救援站里,谭永和全副武装的战友们默契配合,快速完成水带连接、冲锋出水等实战科目;在高层救援专项演练中,他们或协同速攀高楼模拟解救被困人员,或冲刺爬楼快速抵达作战位置展开灭火作业,在高温环境下反复锤炼灭火救援技能。厚重的战斗服早已被汗水浸透,面对高强度的训练,谭永的话语朴实而坚定:“累是肯定的,但只有坚持练到极致,在真实的火场救援中才能快那一秒。”
入伍第二年的那个夏天,支援蒲江抗洪的经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,也让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洪水的狰狞。谭永回忆,当时和几名队员正通过一个坝子去对岸营救群众,毫无征兆地,洪水瞬间猛涨至两三米高,湍急的水流立刻将他们冲得失去重心。“那一刻,是真的被吓了一跳!”在洪水中死死抓住救援绳,直到战友驾驶冲锋舟赶来。然而,脱险后的谭永没有丝毫退缩,转身又和战友们一起开着冲锋舟营救被困群众,最终将数十名被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。这次经历,让他对防汛救援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经验。
还有一次酒店火灾,谭永和战友们第一时间将客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后,再次逆着人流冲进酒店兵分几路寻找火源。火源被成功处置,由于浓烟过大,完全模糊了视线,他在酒店大厅里迷了路,最终,借助对讲机呼叫救助,经验丰富的老班长将他安全带出。那一刻,他更深切地体会到,团队是彼此最可靠的后背。
十六年,无数次赴汤蹈火,无数次生死考验。当被问及“每次执行任务遭遇险情时,害怕吗?”谭永的回答很真诚:“说不怕是不可能的,但穿起这身衣服,就有了责任和勇气。”
作为一名普通却不平凡的一线消防兵,他的烈火雄心,就在每一次警铃响起时的奋不顾身,在每一次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,在十六年如一日对青羊经济社会发展的深情守护里。
报道:杨雪怡
摄影:周颐
设计:李林芮
编辑:梁艺怀
转发周知,让更多人知道!
股票加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